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美術館時光--藝術與人生的對話

       人生應該是什麼樣的面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像。我們不可能同時體驗每個人的生活,也不可能認識生活的全貌,藝術卻能在某個程度上達成人們理解生命的渴望。

        做為一部電影,儘管片中仍然有對白,但《美術館時光》其實正試圖讓觀眾超越文字的描述和理解,跳過晦澀的暗喻和冰冷的修飾詞藻,使用少許的語言,用言淺意深的語彙,帶領觀眾藝術作品中。


        故事的梗要十分簡單,簡單到幾乎可以抽去情節。這也是本部電影動人之處,憑藉影像的傳達,眾多的想法其實都已不言而喻。來自美國的安,為了探視病危的表妹而來到維也納奧地利,生活拮据而來到異鄉的她,因為認識了在美術館工作的約翰而得到了些許安慰。原本只是為了打發時間而進入美術館,卻發現這些藝術才是真正能撫慰心靈的事物。表面上是兩個寂寞的人相遇的故事,實際上的主角卻是美術館。透過約翰與安的對話,觀眾得以穿過美術館蒙上的面紗,直視其中的美感。

        電影有意無意間地利用約翰的獨白,點到許多美術館的許多思考,例如票價的訂立如何讓民眾接觸?藝術與情色的關係是什麼?藝術的價值如何斷定?藝術與生活、藝術的欣賞如何評斷?...儘管往往都是蜻蜓點水般的帶過、難以解答的問題,卻留給了觀眾更多的思考想像。

        然而,在藏品如此豐富的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中,要怎麼去敘說美術館本身的故事呢?電影巧妙地運用美術館中著名的收藏,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和林布蘭的作品,表現藝術與生活的重要聯繫。布魯哲爾著名的農民畫作,超越了當時的宮廷作品和炫富心態,細心刻畫了農民生活與歷史背景。林布蘭的自畫像中,粗鄙的衣服與藝術家本身睿智的眼神形成強烈的對比,同樣也為當時社會留下註記。

        我認為導演是有意識地在電影中,特意凸顯美術館應成為一個親近民眾、分享藝術的場所。所以,導演透過約翰的口中,說出藝術無價的概念,同時具體而微地刻畫了美術館中參觀的芸芸眾生,讓鏡頭表現出觀眾欣賞藝術作品的不同情感。其中很美的一幕,是當安發現畫作中,亞當與夏娃對於裸體的大方與自信態度而感到喜悅時,下一幕,忽然間在美術館欣賞的觀眾都變成裸體。這樣虛實交錯的手法,重新讓欣賞電影的觀眾體會到裸體的身體線條與肌肉結構的美感。

        藝術作品的呈現比照主角的生活經驗後,述說藝術與生活關係的企圖便更加明顯。導演在美術館的感受經驗裡著墨甚多,從反覆觀看一件作品而偶發的美好發現;透過解說員的導覽思考作品與題目的關係;跳蚤市場裡的無名畫作對照美術館裡的天價藝術品;到最後片尾的獨白,主角喃喃自語著,看見一位穿著黑衣的老婦在雪白的城市中獨自爬上小坡,而小坡坡度正說明了老婦的決心...從而揭露了主旨:

        這世界不也正是一件巧妙的藝術品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