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巫語之國—杜爾創作的陽具抵抗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藝術家楊偉彬,更希望觀眾稱呼他的馬來語名字,「杜爾」(DUA)。從對他自己對於姓名的認同,便已可察覺其個人文化認同的縮影。杜爾過去在馬來西亞學習水墨創作,後來擔任華人中學的美術教師,再到私人的美術館擔任館長,最後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攻讀西畫組碩士。因緣際會下學習陶土創作,短短三年之間已累計數量驚人的作品。如今,他首個於台灣公共美術館的陶塑個展正要開幕。

文化的追溯

因為不喜歡在馬來西亞學習水墨時因循泥古的風氣,來到台灣的杜爾剛開始選擇以油畫作為藝術發展的目標,然而卻在偶然的社團學習間,發現自己最鍾情的媒材是陶土。陶土不僅有極高的可塑性,可以隨意變化不同的形式,同時也是最能保留手作質感的的媒材之一。

(圖一)杜爾作品
對杜爾來說,陶土的材質更具有其他重要的意義。數年前獨自來到台灣,首先面對的便是文化的衝擊和反省。華人的社會地位在馬來西亞是遭受壓抑的,而身為一位同志,更是不被容許於社會中。因此當他來到台灣,總有一種回歸故國、回歸文化根源的期盼。現實的狀況卻是儘管他的面貌是華人,也能說流利的華語,卻被台灣人歸類為「華僑」,就像是個一個不屬於「台灣人」的局外人。這個尷尬的處境開啟了他在創作中對於身分的回顧,在血緣上的基因,讓他再度審視自己與中華文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