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 常設展:香港故事

        一般來說,想到歷史博物館的時候,腦中第一個浮起的便是玻璃櫥窗裡的青銅器、瓷盤與各式文物。不過,香港歷史博物館完全顛覆了這個想像。若要與台灣的博物館相比擬的話,大概就像是科博館+歷史博物館+台灣故事館的合體吧。在台灣,自然史與歷史的展示是會分開用不同博物館或展廳陳列的,但顯然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這個展覽並不侷限於一般的文物史料。整個展場運用了大量的造景,讓人可以身歷其境。





 
        整個展場大致上以時間排序,並加入民俗、文化等元素,區分為八個區塊。

1.自然生態環境
2.史前時期的香港
3.歷代發展:從漢至清朝
4.香港的民俗
5.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6.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7.日佔時期
8.現代都市與香港回歸

        而展場中,雖然有使用紅色標明的建議參觀路線,但也非常貼心地標示了各個區塊的的方位,讓觀眾可以迅速的找到自己喜歡的展廳開始參觀。


三層樓高的洋房

     另外一個特色,是歷史博物館中會使用許多逼真的造景,表現各個時期的氛圍。例如漢代的部分就會用李鄭屋漢墓的造型,配合香港當時的挖掘照片、影片;香港的民俗展示了許多粵劇的戲棚、不同族群的代表建築;自然生態環境展區則使用岩洞和熱帶森林的形式,讓人進入探究地質的變動與動植物分佈;到了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的這個區塊中,更可以看到高達三層樓的洋房造型和古色古香的街道,挑高的樓層讓歷史博物館可以有很多變化的可能性。

   



自然生態環境

        這個展區以自然史為主,從地質、生態、氣象、地理環境等角度來切入,展示香港的地貌與多樣生物。展品包括可以化石及讓人觸摸的各種岩石等,此外也有配合展示牌的樹林與各種動物介紹。氣象的部分,特別介紹了台灣與香港都經常會遇到的颱風。








史前時代的香港

        展廳有個有趣的地方,裡面的原始人都沒有著色或是皮毛,而是直接表現材料的原色。用意可能是類似百貨公司櫥窗裡的模特兒一樣,為了不要讓凸顯的主題(石器的使用)被蓋過,所以特意用這種類似粗胚的方式表現吧。香港最早是在古越國的管轄之內,因此展出中也有一些古越國的介紹喔!






歷代發展:從漢至清朝

        進入歷史時代後,可以看見許多船隻、生活器物的模型。一進入這個展區看到的就是李鄭屋漢墓的考古挖掘介紹。展示包含了漢墓的模型還有挖掘影片,從影片得知,當時的考古挖掘可是轟動香港,一邊挖掘的時候,還有大批香港民眾守在漢墓外等候。不過,看資料顯示,當時第一批的考古挖掘是香港大學中文系的教授開始的,跟我們平常想像中的歷史系或考古系有些落差。






香港的民俗

        除了廟宇和各民族建築、文物外,重頭戲當然是獨特的粵劇文化啦!我對戲曲不太熟悉,但整體而言,粵劇看起來似乎與我們常見的歌仔戲沒有太大差別。香港似乎也有類似台灣建醮的民俗,用供品堆成高高的塔狀,十分壯觀。    






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鴉片戰爭是近代中國的重要事件,對香港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英國對中國的長期依賴所造成的逆差,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線。這裡展示了香港的防禦設施、林則徐的作為,也有當時的銷煙模擬展示,當時銷煙原來還設有觀眾席呢!



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英人入港後,同時也把現代化的設施引進香港,因此整體呈現中西合併的狀態。仿古街道裡,往往看到房子是西式的洋樓,裡面卻是中藥房或當鋪。一樓是情境式的擺設,走上二樓則有對香港過去法制、郵政、印刷、政治等介紹,其中還有一排整齊的總督像,為香港歷任的統治者留下痕跡。






日佔時期

        博物館把這段時間叫日佔時期,不難看出中國本位的心態。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台灣日治時期的進步,在展示中,對於香港來說,這對時間竟然相對是較退步的一段時間,或許日本西化與英國的仍有一段落差吧。





現代都市與香港回歸

        近代香港文化中,漫畫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香港人的共同回憶之一。香港與台灣一樣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加工出口時期,那段期間中小型工廠林立,對香港的進步與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回歸中國則是香港重要的課題,不過就博物館整體而言,這段展示過程似乎是比較樂觀的,或許中國當局應該也有一定的置入。至於一般港人如何定位在此就不得而知了。


         總結來說,不曉得是不是觀光文化盛行的關係,與台灣博物館相較之下,香港歷史博物館更具有一般博物館沒有的趣味性,館內的遊覽猶如一場時光隧道的探索,沒有太多死板的文物,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的模型和造景。此外,相當重視遊客的體驗,例如清楚的展區標示與平面圖、全程無障礙步道、與展區融為一體、隨處可見的休息座椅等,遊客可以隨時在喜歡的展區坐著逗留或是觀賞影片,與台灣往往要找個休息區還要到展區外面的情況大不相同。而上述的情形在香港其他博物館中似乎也可以看見類似的展出模式。在香港的博物館體驗是相當舒適而愉悅的。以社教機構來說,歷史博物館更重視的是社會的區塊,讓民眾更喜歡到博物館參觀,而非與社會拉出距離,成為孤高的展品陳列,這是我很喜歡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