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Risk Society-Individualization in Young Contemporary Art from Germany
展期: 2013/09/14-11/1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epi
策展人:Melanie Bono 梅蘭妮‧波諾

        若單就「風險社會」一詞而言,它所代表的似乎是一種民眾對於未知世界的不確定性與恐懼。在理性主義不斷擴充、滲入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的同時,卻有更多不可理解、無法理喻的風險在已知社會結構背後形成巨大的陰影。而從已知演伸到未知的過程,正也凸顯一般民眾對知識的仰賴、對專家的期盼。諷刺的是,巨大的未知世界以及隨時一觸即發的毀滅災害,似乎在瞬息之間就會有所爆發。據此,風險已不再是特殊階級或身份才會牽涉到的觀念,而政治的介入,也使得日常生活與公共空間、個體與社會間的關係更形微妙。


        保羅威爾賓斯基(Paul Wierbinski)的錄像作品〈群體效應〉,以影片的方式表現了現代社會中,個體和群體相互影響的關係。在結合紀錄片、廣告、訪談、演講與近乎惡搞的B級電影風格中,影片所要探討的,是社會如何影響個體,以及個體在無意識中像群體社會靠攏的過程;或者說,它表現了一般人如何拋去自我中心而擁抱集體價值的概念。影片用養蜂人的訪談,配合上納粹時期的卡通,以及詭異的心理學實驗,闡述人的心靈被掏空進而接受洗腦。當人的個體性被消弭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人成為了社會的一個部件,如同大腦的其中一個神經元一般,看似各自獨立的個體,其實都為了同樣的目標而工作,成為和諧的社會狀態。影片的最後,透過學者的演講,以股市為例,點明了理性能認知社會的極限。人在試圖理解複雜社會時,藉由數字、語言和符號來轉化,而這樣的轉化卻只能認識整體世界的冰山一角,凸顯了風險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性,其背後的災難與發生的時間是難以用理性所掌握的。

        畢永達倫(Bjorn Dahlem)的複合媒材作品〈天體理論IV〉,利用木製的多面體雕塑和金屬、現成物的結合,試圖以此呈顯宇宙的型態。這件作品指涉著:人如何去理解世界/宇宙?看似複雜的雕塑品,隱約表現出類似星球旋轉的軌道痕跡,而遺跡式的擺設架構,讓人與之聯想的是神秘的巨石陣,或是東漢張衡渾天儀的天文模型,甚或是北歐神話的宇宙樹一般。這件作品顯現出人所能理解世界與宇宙的極限,也讓人思考人在宇宙中的本質為何。


畢詠達倫  天體理論IV  2013  壓克力展台  木製多面體  
米夏爾賽斯托佛   無題(拇指) 2009
  鐵 馬達 木箱等    53x45x53cm  
        米夏爾賽斯托佛(Michael Sailstorfer)的錄像作品〈火箭樹〉,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影片呈現和平的自然風貌,以及一棵生長茂盛的樹。在最後幾秒鐘,忽然產生的巨大聲響以及被火藥炸飛到天空的樹枝殘骸,讓觀眾在驚魂未定的瞬間產生了極大的衝擊:科技與自然的界線為何?甚而在思考這棵樹是否為真實的樹時,也不禁使人聯想到是否在科技的社會裡,連樹木的仿擬也都可以成為自然的一部份?另一件裝置作品〈無題(拇指)〉裡,以燈光投射出不斷旋轉地伸出拇指的陰影。由於圖像的相似性,馬上令人聯想到 facebook裡的人氣指標。儘管社群網站中的選擇只有一個,讚/like的多寡卻關連著使用者對於其他人感受的重視。「究竟自己在朋友圈的定位為何?有多少人認同我?」成為網路社會中大多數人的集體焦慮。作品中複雜逼真的拇指造型與相對簡單的牆面倒影,似乎也正質疑著正反意見二元的對立性,是否忽略了更多來自本體事物的細節?

        阿莉霞克瓦德(Alicja Kwade )的複合媒材作品〈15.02.2013〉,以金銀銅等金屬板堆疊的方式,記錄了當日金屬市場交易價格,等質的價錢買到的不同金屬與質量也大不相同。透過如同金字塔與食物鏈般的儀式化堆疊,層層交易轉換所換取的最上層價值黃金竟只有指甲般的大小。一方面這件作品讓人思考事物價值的衡量標準,一方面也讓人聯想再換取金錢的同時,有多少的資源或物質已經在能量轉換中消逝殆盡。


阿莉霞克瓦德   15.02.2013     2013  
金、銀、錫、銅等金屬  236.7x146x14.2 cm
        大衛亞伯羅斯基(David Jablonowski)的複合媒材作品〈主題公園--原油〉,在展間布置了四面的鏡子以及三台背對入口的電視、樹葉、沙土等。由於背對螢幕的關係,從入口進入的瞬間,觀眾是無法得知螢幕的內容的。仔細觀察後,卻在牆面上的鏡子,清楚看見三台螢幕各自呈顯的畫面內容。這樣的安排是否故意表現出人對於慾望或資源掠奪的視而不見不得而知,但卻讓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影片用機器的生產過程、電視廣告與水果圖片相互穿插,展現生產過程中價值的轉換與標準化作業的流程,而背後生命(水果)與科技(機械)的混合,似乎正暗喻著機械生產可能帶來的不安。

        安娜威特(Anna Witt)的錄像作品〈彈性時間〉相當有意思。這件作品以勞工運動中常用的手勢,以舉起的拳頭作為象徵,同時支付路人一定的報酬,讓這些路人自行決定要採用這樣的手勢多久,藝術家並以攝影鏡頭記錄下他們的行動。對於這樣的藝術行動,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意義,其一,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之下,個人的時間/勞力應該獲得多少報酬?若自己能夠決定自己的薪水時,我們會如何去衡量?其二,這個手勢來自具有歷史的勞工運動,當個人對自己勞動的命運產生質疑、反抗的時候,願意用多少時間、價值去換取平等的權力?此外,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真的能夠自由的選擇嗎?工作的選擇、價值的選擇、時間的選擇,成為這件作品帶出來的弦外之音。另一件作品〈嚮導〉,名雖為嚮導,實際上卻是藉由不常接觸藝術作品的國中學生所經歷的一場沒有嚮導的藝術體驗。當藝術作品少了解說,開放給觀眾更多的解釋與詮釋空間。透過沒有預設立場的觀看,重新思索藝術是什麼?藝術應該有價格/買賣嗎?藝術如何共享?觀看藝術需要有先備知識嗎?

        費特史托特 (Fiete Stolte)的錄像作品〈蛾〉,結合了多元媒材裝置。外型看起來像是漆黑的金字塔,走近一看才發現從塔頂往下看的螢幕。藝術家用黑白的螢幕和翻頁的聲音,以及極不舒服的觀看角度,迫使觀眾注意影片中的細微變化與機械式的聲音。在觀眾不耐煩於影片單調的變化同時,機械式的換幕與聲音傳達,取代了分針與時針的轉動,實體化了時間的流逝感。
蜜莉安湯曼  物換心移  2013  陶瓷雕塑
        蜜莉安湯曼(Mirjam Thomann)的陶瓷作品〈物換「心」移〉,是由不同出處的陶瓷結合而成的立體雕塑。據導覽手冊所示,這件作品結合了藝術家個人的瓷作、柏林皇家瓷器公司的精品用具和鶯歌當地的工業生產瓷器。從作品中,台灣的觀眾可以輕易區分出三者的差別,白色的瓷器來自於皇家瓷器公司,黑色的和風瓷器來自鶯歌,而紅色的捏瓷來自藝術家。透過三種瓷器的結合,以及作品物件的相似性,可以看出藝術家試圖調和當地文化以及呈現手作質感的努力,同時展現了藝術作品中,不同文化互相擬仿、混合、解構的過程。至於堆疊聳立的作品,以及頭上腳下、頭重腳輕的危機感,彷彿隱約透露出對於未來文化的焦慮。
        整體來說,這次展覽呈顯了某種對於既定秩序、觀念的質疑,同時也是對於趨同性與全球化社會的省思。在集體潛意識的作用下,個人的觀念被縮到最小,這也是藝術家所焦慮的部分。因此,結合在地文化,並且跳出藝術圈的慣常思維,就成為了一種對抗集體意識的手段。換言之,藝術家們所希望建立的,是一種不同流俗、來自個人的省思,或者,也可視為對於二次戰後,納粹集體洗腦的歷史傷痕之外,找回人所應具有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