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來自星星的傻瓜(PK):上帝已死,信不信由你

宗教的起源來自於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恐懼,而宇宙萬物的不確定性更加深了先民對宗教的依賴。早期開始是泛靈信仰,而後慢慢有了較為明確的神祇,儀式和祭器,宗教的種類也逐漸增加。印度身處歐亞交界之處,又是文明古國,加上複雜的政治關係,在這個國家裡的宗教數目相當的多,包含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各種民間信仰亦相當興盛。

2014年的阿米爾汗(Aamir Khan)主演的電影《來自星星的傻瓜》(PK),採用類似《三個傻瓜》(3 Idiots)的策略,以一個旁觀、不受社會約束的角色,用詼諧的方式,重新省視社會制度與文化上的不合理之處。



若對阿米爾汗的成就有所認識的話,便會發現他相當著力於電影傳播帶給社會的影響力。在印度,寶萊塢明星的影響力可能遠超過一般人對於電影明星的認識,因此他們的所作所為經常可以對印度社會帶起一些迴響。例如數年前另外一位寶萊塢男星沙魯可汗(Shah Rukh Khan),不僅娶了不同種姓階級的妻子,更曾因為拍攝以伊斯蘭教徒為主角的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而遭到不同信仰的粉絲強烈的詆毀和抨擊。而阿米爾汗近年來對社會的關注,除了從《大搜索》(Talaash)、《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 )、《孟買日記》(Mumbai Diaries)、《為愛毀滅》(Fanna)電影的脈絡中可以感受到之外他對教育、階級、職業、宗教甚至恐怖主義等不同面向的關注,即便是上一部動作電影《幻影殺陣》(Dhoom:3),也點出了資本主義下銀行家的嗜血面目。而他本人甚至以電視節目《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 作為擴大影響力的方式,更因此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具有影響力人物。

《來自星星的傻瓜》以外星人的角度來看地球,自然會看到相當有趣的事物。基本上電影採取的是一種實證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態度,來批判虛無而不可捉摸的宗教力量。印度的人民對於宗教已經到了近乎狂熱的地步,在許多的寶萊塢電影中,都可以隨時發現影片中的大小祭壇或是神像、避邪物等。主角PK在神--祭司--信徒之間的連結中,找尋其中的癥結。神意不可捉摸,而處於代言人的祭司便有了上下其手、狐假虎威的空間。主角用「撥錯電話」作為比喻,質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真正與神溝通?而不同宗教各自有擁戴的神,又怎麼能夠讓他人信服誰是唯一真神呢?

另一個角度則是從歧視、刻板印象出發,思考人與人之間的偶然性與必然的歷史結果。女主角Jaggu和Sarfraz的戀情,來自於偶然發生的事件,因為欣賞詩人而產生,而他們對於對方身份的不信任,以及對方身份背後所認同的國族、宗教的排斥,導致了最後分離的誤會來源。當偶然的狀況發生卻把這樣的問題訴諸於不同身份下的命運必然時,荒謬的結果便會因而產生。原本只是陰錯陽差的小小插曲,卻成為彼此分裂的開端。又如劇中主角帶了不同教徒給教主分辨的戲碼,當人只靠刻板印象來分辨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便會忽略許多標籤無法標明的事物。

最後則是電影中對於情感和語言的討論。外星人不需要靠語言便能夠彼此溝通,但在地球上,語言的發明看似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卻反而是誤會的開始。如同巴比倫之塔的故事一樣,不同的語言造成了紛爭,甚至相同的語言也會有不同詮釋的可能,同一個句子,以不同的語氣、情感和音調、情境的狀況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而情感的表達則是主角在來到地球後學會的事情,學習如何愛人、理解和付出,最後也成全了女主角的戀情。

整部電影少了許多歌舞,整體節奏流暢明快,在宗教的討論上也相當有意思。可惜的是對於宗教的意見表現稍嫌刻意,而對信仰的價值也沒有作太深的討論。如果能從「見山不是山」到「見山還是山」可能會更有意思。另一部台灣沒有上映的寶萊塢電影《我的神啊》(OMG:Oh My God)同樣以宗教作為題材,討論印度人瘋狂崇拜的現象,我想是很值得作為互相補充的文本資料。儘管如此,這部電影在整體表現上依然相當出色,讓觀眾能在兩個半小時中盡情享受電影的樂趣,同時在插入社會議題的時候又不顯沈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